<
y6h4小说网 > > [知否同人] 无人生还 > 第126章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京中发生的事情一桩桩一件件传到小雨庄,几乎每个月都能听到有官宦人家抄家革职、下狱流放的消息。原本明兰一家还时常自叹时运不济、家道中落,如今却觉得塞翁失马焉知非福,早点远离是非之地,保一家平安才是最要紧的。顾家那些年背地里做出来的腌臜事,要是现在才被新党翻出来,恐怕全家的人头都保不住。

    明兰觉得,或许上天还是垂帘自己的,把自己捧上云端,又让自己重重摔下,但至少她还全须全尾好好活着,而且有了儿子、儿媳、孙子、孙女……很快还会有孙媳、重孙……这个事上,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。

    因此她更加积极地生活,把从盛家学来的刺绣手艺交给了小孙女,又让儿子把好的绣品送到集市上去卖,一笔一笔攒下银钱;丰年时多积攒粮食,荒年时全家也不会挨饿……孙子长大了,就给他说一门合适的亲事,寄希望于早日报上重孙子,有了重孙子就让他好好读书,将来参加科举考试……

    许多年来,明兰就这样承担着顾家大家长的责任。老崔头的坟头草已经长了三尺多高,接替他的是儿子小崔头,小崔头和老崔头不同,小崔头从来不夸明兰像盛老太太,他夸明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,管家才能远胜过当年的盛老太太,明兰听了却心中苦涩,她真的好想念好想念祖母。

    慢慢地,她也跟祖母一样,老了,驼背了,头发全白了,手上的皮肤也像枯树皮一样了,估计和祖母见面之日已经不远了,但她觉得还不是去见祖母的时候,她想着,至少等小曾孙有了功名,她才能放下心来。

    为着这一个心愿,她一直熬着,撑着,白天为家族操劳,晚上还要检查曾孙的功课,稍不如意,就打手板作为惩戒……她熬过了一个又一个苦寒的深冬,迎来一个又一个春暖花开,草长莺飞的春天……熬到了曾孙比自己个子还要高,也可能是她腰背佝偻得太厉害了……

    但是明兰终究没有等到重孙考取功名的那一日,靖康元年,开封城破,正留在京城等待科考的明兰曾孙不幸死于乱军之中。而明兰,和那个世外桃源一般的小雨庄,也消失在了漫漫历史长河中,再无任何记载。

    --------------------

    有番外,有番外,有番外

    第116章 【无人生还番外1】蓉姐的寡妇生活

    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    一辆简朴的青灰色篷布盖着的马车缓缓在巷子里前行,七拐八拐绕到了樊楼的后门,如此简陋的马车与这装潢豪华的樊楼实在有点不衬,更何况拉车的甚至不是一匹马,而是一头明显上了年纪的骡子。

    樊楼的店小二看到这样与樊楼格格不入的简陋骡车来到后门门口,却丝毫不觉惊讶,反而露出了一副谄媚的嘴脸,走到马车前,笑迎道:“恭迎夫人。包厢已经为夫人备好了。”

    马车门帘掀起,走下来两位衣着朴素,头戴帷帽的女子,两位女子虽然蒙着脸,但能轻易看出,其中一个女子比较年轻,而另一个女子已经上了年纪。两个女子虽然十分低调简朴,但很显然,她们不是第一次从后门进入樊楼了。她们微微点头向店小二示意,随即便轻车熟路跟着店小二从后门一路上楼,曲曲折折,拐来拐去,终于进入了一个小小的包厢。

    这二位蒙面女子却全然不知,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,自从她们出门起,常嬷嬷就一直紧跟在她们身后,一路尾随,直到亲眼看着她们踏进了樊楼包间的房门。

    两年前,常年得了一场大病,终究是没熬过去,便撇下所有亲人撒手人寰了,常嬷嬷哭得死去活来,一夕之间仿佛老了十岁,少年丧父,中年丧夫,老年丧子,如今又丧孙,这对一个任何一位老人家来说是一个难以承受的打击,但唯一庆幸的是,几年前,常年的小妾珍珠诞下一个男胎官哥儿,好歹给常家留下了一条血脉。

    常嬷嬷本就对这个来之不易的宝贝重孙爱如珍宝,自常年走后,常嬷嬷更是把整颗心扑在了这个重孙子官哥儿上,不仅把官哥儿接到身边亲自抚养,而且衣来伸手,饭来张口,把官哥儿照顾得无微不至,待官哥儿稍大一些,常嬷嬷更是对他百依百顺,予取予求,连官哥儿的亲妈珍珠都觉得常嬷嬷对官哥儿宠溺过度,唯恐把孩子惯坏了,常嬷嬷却依旧我行我素,生怕哪里不周全,委屈了宝贝重孙子。

    常嬷嬷对官哥儿怎么样,本来和蓉姐无关,对蓉姐来说,有常嬷嬷和珍珠照顾官哥儿,她正好乐得躲清闲,横竖官哥儿不是她肚子里出来的,日后长成什么模样,都和她没有关系。

    更何况做嫡母的管教庶子,管严了,旁人说嫡母苛待,宽纵了,旁人又会说嫡母故意捧杀放纵,不管怎么做都是猪八戒照镜子——里外不是人。蓉姐自然也不想给自己寻不是,索性全盘丢给珍珠和常嬷嬷,对外也能落一个嫡母宽厚,不忍拆散小妾和庶子母子亲情的好名声。

    但随着官哥儿逐渐长大,即将开蒙,常嬷嬷对蓉姐无视官哥儿的态度也越发不满,经常拿已逝的盛老太太当做典范,教育蓉姐要把庶子视为己出,当做嫡子一般教养,延请名师,好好教书,日后若官哥儿高中,不仅能光耀常家门楣,连蓉姐这个做嫡母的也能跟着沾光。

    蓉姐面子上倒也不反驳,打着哈哈应了,但日后还是外甥打灯笼——照旧,该怎么样还怎么样。